一、名词解释
- 生命周期
指个体或组织从诞生、成长、成熟到衰退/消亡的全过程。在社会科学中强调各阶段的发展任务、社会角色转变及与环境互动关系(如Erikson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理论)。 - 重要他人
由社会学家米德提出,指对个体社会化过程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如父母、教师、同伴),通过互动塑造自我认知、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 社会自组织
复杂系统理论概念,指社会系统在无外部指令条件下,通过内部主体互动自发形成有序结构(如社区志愿者网络、线上兴趣社群),体现协同效应和涌现性。
二、简答题
- 生态视角的局限与贡献
贡献:- 提出”人在情境中”核心命题,强调多系统互动(微-中-外层系统)
- 发展出”优势视角””抗逆力”等实践框架
- 推动跨学科整合(如结合社会工作与环境心理学)
局限: - 宏观系统作用机制难以实证测量
- 对权力结构批判不足(如政治经济因素影响)
- 部分模型存在文化适应性争议(如Bronfenbrenner模型基于西方社会)
- 自治的三大原则
(1)** subsidiarity原则**:事务应由最小胜任单位处理,上级仅提供辅助支持
(2)民主参与原则:成员通过协商机制共同决策(如哈贝马斯协商民主理论)
(3)权责对等原则:自治主体需具备相匹配的资源与问责制度(Ostrom公共治理理论)
三、论述题
- 实证传统的理论观和方法论
理论观:- 本体论:社会现象存在客观规律,可被因果解释
- 认识论:主张价值中立,通过可重复观察获得知识
- 理论构建:假设演绎法(如Durkheim《自杀论》中的社会整合理论)
方法论特征:
- 量化导向:标准化测量(如Likert量表)、统计分析
- 研究设计:实验法/准实验设计、大样本调查
- 效度控制:操作化定义、信效度检验
当代发展:混合方法研究(如先导性质性研究+量化验证)
- 社区服务提供主体及相互关系
主体类型:- 政府主体:政策制定/资金支持(如民政部门购买服务)
- 市场组织:营利性服务机构(物业公司、养老企业)
- 社会组织:NGO、社工机构(专业服务输送者)
- 自治团体:业委会、社区互助会(内生性服务)
互动关系:
- 合作模式:PPP模式(政府-市场合作)、三社联动(社区-社工-社会组织)
- 张力表现:服务标准化与需求个性化的矛盾(市场VS自治团体)
- 最新趋势:数字平台整合多元主体(如”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系统)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于网络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