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 准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是一种研究方法,介于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之间。它缺乏随机分组,但通过对照组或时间序列等方式,尽可能控制干扰变量,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 政策听证
政策听证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一种民主参与形式,邀请利益相关者、专家和公众就政策草案发表意见,以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 任命,调查方法里的人物
在调查方法中,“任命”通常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指定或选择特定的调查对象或样本。这些人物可能是关键信息提供者、典型个案或具有代表性的群体。
二、简答题
- 政策效果调查和一般社会调查在识别对象中的异与同
- 相同点:两者都需要明确调查对象,通常包括个人、群体或组织。
- 不同点:
- 政策效果调查:对象主要是政策的目标群体(如受益者、执行者)以及受政策影响的利益相关者。
- 一般社会调查:对象更广泛,可能包括某一社会现象的所有相关人群,不局限于政策影响范围。
- 有关政策评估的,以及评估的原则是什么
- 政策评估:指对政策实施过程、效果和影响进行系统分析,以判断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 评估原则:
- 科学性:基于客观数据和科学方法。
- 公正性:避免偏见,确保评估结果公平。
- 实用性:评估结果应能为政策改进提供依据。
- 参与性:利益相关者应参与评估过程。
- 我国实施人口生育政策的变迁及特点
- 变迁:
- 20世纪70年代:推行“晚、稀、少”政策。
- 1979年:实施“独生子女政策”。
- 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 2021年:实施“三孩政策”。
- 特点:
- 从严格控制到逐步放宽。
- 政策调整与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社会经济问题密切相关。
- 政策实施中注重宣传引导和配套措施(如育儿补贴、托育服务)。
- 变迁:
- 从政策“受益者”的角度分析某一政策的实施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以“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为例:- 受益者:农村家庭和学生。
- 正面影响: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高教育普及率。
- 潜在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可能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 其他利益相关者:
- 政府:增加财政支出,但提升社会公平。
- 教师:可能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
- 城市家庭:可能感到教育资源被稀释。
- 受益者:农村家庭和学生。
三、论述题
- 论述我国精准扶贫的现状及措施
- 现状:
- 精准扶贫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核心策略,旨在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解决贫困问题。
- 截至2020年,我国已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 措施:
- 精准识别:通过大数据和实地调查,确定贫困人口和致贫原因。
- 产业扶贫:发展特色产业,增加贫困地区收入。
- 教育扶贫:改善贫困地区教育条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 健康扶贫:提供医疗保障,减少因病致贫。
- 生态扶贫:通过生态保护和补偿,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 挑战:
- 部分脱贫人口存在返贫风险。
-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
- 现状:
- 提出一个反驳的政策并提出理由
- 政策: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如“三孩政策”)。
- 反驳理由:
- 效果有限: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压力、教育成本和高房价,而非政策限制。
- 资源压力:全面放开可能导致教育资源、医疗资源进一步紧张。
- 社会公平:政策可能加剧贫富差距,低收入家庭难以承担多孩养育成本。
- 替代方案:
- 提供更多育儿补贴和托育服务。
- 改善住房条件,降低养育成本。
- 实地调查中面临的困境是什么?从正式组织(医院)、公共场所(公园)、私人场所(家庭)三个不同的领域进行阐述
- 正式组织(医院):
- 困境:
- 数据获取受限:涉及患者隐私和医疗机密。
- 组织层级复杂:需要经过多层审批,耗时较长。
- 解决策略:
- 与医院管理层建立信任关系。
- 确保数据匿名化和保密性。
- 困境:
- 公共场所(公园):
- 困境:
- 调查对象流动性大,难以追踪。
- 环境干扰因素多(如噪音、天气)。
- 解决策略:
- 选择固定时间段和地点进行调查。
- 设计简短的调查工具,提高参与率。
- 困境:
- 私人场所(家庭):
- 困境:
- 进入门槛高:需要获得家庭成员同意。
- 隐私敏感:涉及家庭内部事务,受访者可能不愿透露真实信息。
- 解决策略:
- 通过社区或熟人介绍,建立信任。
- 采用非侵入性调查方法(如电话访谈)。
- 困境:
- 正式组织(医院):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于网络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