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 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是指个体在社会中获得的情感、信息、物质等支持的来源,包括家庭、朋友、社区、社会组织等。社会支持网络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作用。 - 社会工作督导
社会工作督导是指由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者对新手或初级社会工作者进行指导、支持和评估的过程。其目的是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确保服务质量。 -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司法系统中为犯罪者、受害者及其家庭提供的专业服务,旨在帮助犯罪者重新融入社会,预防再犯,并促进社会和谐。 - 社区发展
社区发展是指通过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合作,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其核心是赋权和参与,强调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
二、简答题
- 任务中心模式的理论内容
- 问题聚焦:明确案主的主要问题,设定具体、可实现的短期目标。
- 时间限制:服务过程通常较短(如6-12周),强调效率。
- 任务导向: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共同制定具体任务,案主在任务执行中逐步解决问题。
- 案主参与:强调案主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决定。
- 家庭社会工作方法
- 家庭评估:了解家庭结构、功能和互动模式。
- 家庭治疗:通过改善家庭沟通和互动,解决家庭内部问题。
- 资源链接:为家庭提供外部资源支持,如经济援助、心理咨询等。
- 家庭教育: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庭成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 系统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技巧
- 整体性评估:关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评估系统中的各个部分。
- 资源整合:利用系统中的资源(如家庭、社区)为案主提供服务。
- 系统干预:通过改变系统中的某个部分(如家庭互动模式)来影响整体。
- 反馈机制:关注干预效果,及时调整服务策略。
- 互惠式增能介入策略
- 平等合作: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平等关系,共同制定目标和计划。
- 资源分享: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分享知识和资源,促进案主的自我发展。
- 能力建设:通过培训和支持,提升案主的技能和自信心。
- 社会参与:鼓励案主参与社区活动,增强其社会支持网络。
三、材料题
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的必要性
- 人口老龄化:随着老年人口比例增加,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满足需求。
- 家庭功能弱化:现代家庭结构变化(如核心家庭增多)导致家庭养老功能下降。
- 老年人需求多样化:老年人不仅需要生活照料,还需要心理支持和社会参与。
- 政策支持:政府鼓励发展居家养老,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弥补服务不足。
社会工作在居家养老的介入策略和方法
- 需求评估:通过家访和访谈,了解老年人的具体需求。
- 资源链接: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家政等服务资源。
- 心理支持:通过个案辅导和团体活动,帮助老年人应对孤独和焦虑。
- 社区参与:组织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增强其社会归属感。
- 家庭支持:为照顾者提供培训和情感支持,减轻其压力。
四、论述题
- 社会工作实践理论与分析理论的区别
- 实践理论:
- 关注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理论,指导具体的干预策略和方法。
- 强调操作性,如任务中心模式、危机干预等。
- 目标是解决具体问题,提升案主的生活质量。
- 分析理论:
- 关注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和理解,如生态系统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等。
- 强调理论构建和学术研究,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 目标是深化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指导实践方向。
- 实践理论:
- 社会服务计划的过程模式
- 需求评估: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问题。
- 目标设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体、可测量的服务目标。
- 计划制定:设计服务方案,包括服务内容、时间安排、资源分配等。
- 实施服务:按照计划提供服务,确保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 监测与评估:通过数据收集和反馈,评估服务效果,及时调整计划。
- 总结与改进:总结服务经验,改进服务模式,为未来服务提供参考。
以上内容涵盖了名词解释、简答题、材料题和论述题,符合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和实务需求。
一、简答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的4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 简述结案过程中面谈的主要任务 简述社会工作介入救助灾害工作的内容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中小王对李爷爷家展开了哪些基础性评估 案例中小王对李爷爷采取了哪些间接介入策略 案例中王女士遇到了什么困境 针对困境,对王女士开展提出介入策略 三、方案设计 运用社会标签理论,完成小组活动设计,只需列出理论要,其余4次活动的目标和介入策 略。假如你是一名社区工作者,针对高三学生的需求,拟定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一、简答题
-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的4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包括四个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案主系统、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 改变媒介系统:指社会工作者及其机构,为社会工作实务提供专业支持和资源。
- 案主系统:指接受服务的个人、家庭或群体,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对象。
- 目标系统:指需要改变的具体问题或行为,帮助明确服务方向。
- 行动系统:指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具体行动和策略。
意义:这四个系统为社会工作实务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帮助社会工作者系统化地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和实施干预。
- 简述结案过程中面谈的主要任务
- 回顾服务过程:与案主一起回顾服务目标和取得的进展。
- 评估服务效果:评估服务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案主是否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 处理情感反应:帮助案主处理结案可能带来的情感反应,如失落或焦虑。
- 制定后续计划:为案主提供后续支持的建议或资源链接。
- 正式结束关系:明确结案,表达对案主未来生活的祝福。
- 简述社会工作介入救助灾害工作的内容
- 紧急救援:提供基本生活物资、医疗救助和心理支持。
- 需求评估:评估受灾群众的需求,制定救援计划。
- 资源协调:协调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资源,确保救援物资和服务的有效分配。
- 心理干预:为受灾群众提供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应对创伤。
- 社区重建:协助受灾社区恢复基础设施,促进社区参与和凝聚力。
- 能力建设:通过培训和宣传,提升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能力。
二、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小王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为李爷爷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王女士是一名单亲妈妈,面临经济压力和孩子教育问题。
- 案例中小王对李爷爷家展开了哪些基础性评估
- 生活环境评估:评估李爷爷的居住环境是否安全、舒适。
- 健康状况评估:了解李爷爷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医疗需求。
- 社会支持评估:评估李爷爷的家庭支持和社会网络。
- 心理状态评估:了解李爷爷的心理状态,是否存在孤独或抑郁情绪。
- 案例中小王对李爷爷采取了哪些间接介入策略
- 资源链接:为李爷爷申请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如家政服务、医疗服务。
- 家庭支持:与李爷爷的家人沟通,鼓励他们多关心和陪伴老人。
- 社区参与:鼓励李爷爷参与社区活动,增强社会归属感。
- 政策倡导:向相关部门反映老年人的需求,推动政策完善。
- 案例中王女士遇到了什么困境
- 经济压力:作为单亲妈妈,收入有限,难以满足家庭开支。
- 教育问题:缺乏时间和资源辅导孩子学习,孩子成绩下滑。
- 心理压力:长期的压力导致情绪低落,缺乏社会支持。
- 针对困境,对王女士开展提出介入策略
- 经济援助:帮助王女士申请政府或社会组织的经济补助。
- 就业支持:为王女士提供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
- 家庭教育支持:链接教育资源,为孩子提供课后辅导。
- 心理支持:为王女士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她缓解压力。
- 社会支持:鼓励王女士参与单亲家庭支持小组,增强社会网络。
三、方案设计
- 运用社会标签理论,完成小组活动设计
理论要点:社会标签理论认为,个体行为会受到社会标签的影响,负面的标签可能导致个体自我认同的偏差。通过重新定义标签,可以帮助个体摆脱负面身份,增强自信心。小组活动设计:- 第一次活动:认识标签
- 目标:帮助组员认识社会标签的影响。
- 介入策略:通过案例讨论和角色扮演,让组员体验标签的作用。
- 第二次活动:重新定义自我
- 目标:帮助组员重新定义自我,摆脱负面标签。
- 介入策略:通过自我反思和小组分享,鼓励组员发现自己的优点。
- 第三次活动:建立积极身份
- 目标:帮助组员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
- 介入策略:通过制定个人目标和行动计划,增强组员的自我效能感。
- 第四次活动:巩固成果
- 目标:巩固组员的积极改变,增强社会支持。
- 介入策略:通过小组总结和未来规划,帮助组员持续成长。
- 第一次活动:认识标签
- 针对高三学生的需求,拟定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需求分析:- 学业压力大,需要心理支持。
- 缺乏职业规划指导。
- 需要提升时间管理和学习技巧。
服务目标:
- 缓解学业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 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未来方向。
- 提升学习效率和时间管理能力。
服务内容:
- 心理支持小组: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辅导,帮助学生缓解压力。
- 职业规划工作坊:邀请职业规划师为学生提供职业测评和指导。
- 学习技巧培训:开展时间管理和学习方法的培训课程。
- 家长支持服务: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支持孩子。
实施计划:
- 第一阶段:需求评估和宣传(1周)。
- 第二阶段:开展心理支持小组和职业规划工作坊(4周)。
- 第三阶段:学习技巧培训和家长支持服务(4周)。
- 第四阶段:总结评估和反馈(1周)。
评估方法:
-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评估学生的压力水平和学习效果。
-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改进服务内容。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于网络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