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是指个体在社会中获得的情感、信息、物质等支持的来源,包括家庭、朋友、社区、社会组织等。社会支持网络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作用。
  2. 社会工作督导
    社会工作督导是指由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者对新手或初级社会工作者进行指导、支持和评估的过程。其目的是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确保服务质量。
  3.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司法系统中为犯罪者、受害者及其家庭提供的专业服务,旨在帮助犯罪者重新融入社会,预防再犯,并促进社会和谐。
  4. 社区发展
    社区发展是指通过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合作,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其核心是赋权和参与,强调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

二、简答题

  1. 任务中心模式的理论内容
    • 问题聚焦:明确案主的主要问题,设定具体、可实现的短期目标。
    • 时间限制:服务过程通常较短(如6-12周),强调效率。
    • 任务导向: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共同制定具体任务,案主在任务执行中逐步解决问题。
    • 案主参与:强调案主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决定。
  2. 家庭社会工作方法
    • 家庭评估:了解家庭结构、功能和互动模式。
    • 家庭治疗:通过改善家庭沟通和互动,解决家庭内部问题。
    • 资源链接:为家庭提供外部资源支持,如经济援助、心理咨询等。
    • 家庭教育: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庭成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系统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技巧
    • 整体性评估:关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评估系统中的各个部分。
    • 资源整合:利用系统中的资源(如家庭、社区)为案主提供服务。
    • 系统干预:通过改变系统中的某个部分(如家庭互动模式)来影响整体。
    • 反馈机制:关注干预效果,及时调整服务策略。
  4. 互惠式增能介入策略
    • 平等合作: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平等关系,共同制定目标和计划。
    • 资源分享: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分享知识和资源,促进案主的自我发展。
    • 能力建设:通过培训和支持,提升案主的技能和自信心。
    • 社会参与:鼓励案主参与社区活动,增强其社会支持网络。

三、材料题

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的必要性

  1. 人口老龄化:随着老年人口比例增加,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满足需求。
  2. 家庭功能弱化:现代家庭结构变化(如核心家庭增多)导致家庭养老功能下降。
  3. 老年人需求多样化:老年人不仅需要生活照料,还需要心理支持和社会参与。
  4. 政策支持:政府鼓励发展居家养老,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弥补服务不足。

社会工作在居家养老的介入策略和方法

  1. 需求评估:通过家访和访谈,了解老年人的具体需求。
  2. 资源链接: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家政等服务资源。
  3. 心理支持:通过个案辅导和团体活动,帮助老年人应对孤独和焦虑。
  4. 社区参与:组织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增强其社会归属感。
  5. 家庭支持:为照顾者提供培训和情感支持,减轻其压力。

四、论述题

  1. 社会工作实践理论与分析理论的区别
    • 实践理论
      • 关注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理论,指导具体的干预策略和方法。
      • 强调操作性,如任务中心模式、危机干预等。
      • 目标是解决具体问题,提升案主的生活质量。
    • 分析理论
      • 关注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和理解,如生态系统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等。
      • 强调理论构建和学术研究,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 目标是深化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指导实践方向。
  2. 社会服务计划的过程模式
    • 需求评估: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问题。
    • 目标设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体、可测量的服务目标。
    • 计划制定:设计服务方案,包括服务内容、时间安排、资源分配等。
    • 实施服务:按照计划提供服务,确保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 监测与评估:通过数据收集和反馈,评估服务效果,及时调整计划。
    • 总结与改进:总结服务经验,改进服务模式,为未来服务提供参考。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于网络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