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工具性个案研究
    工具性个案研究是指通过研究某个特定个案来理解更广泛的现象或理论问题。个案本身并不是研究的核心,而是作为工具来揭示更普遍的规律或理论。
  2. 流程图法
    流程图法是一种用图形化方式表示过程或系统的方法。通过流程图,可以清晰地展示步骤、决策点和流程之间的关系,常用于项目管理和问题分析。
  3.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是由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提出的一种家庭治疗方法,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情感表达,通过改善家庭互动模式来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
  4. 折半信度
    折半信度是一种测量工具信度的方法,将测量工具分为两半,分别计算两部分的得分,然后通过相关系数评估两部分的一致性,从而判断测量工具的信度。

二、简答题

  1. 抽样的定义及过程
    • 定义:抽样是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推断总体特征的过程。
    • 过程
      1. 确定总体;
      2. 选择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
      3. 确定样本量;
      4. 实施抽样;
      5. 评估样本的代表性。
  2. 老年个案社会工作的原则与辅导技巧
    • 原则
      1. 尊重老年人的尊严和自主性;
      2. 关注老年人的全面需求(生理、心理、社会);
      3.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4. 强调家庭和社区的支持。
    • 辅导技巧
      1. 积极倾听;
      2. 情感支持;
      3. 资源链接;
      4. 生活技能训练;
      5. 心理疏导。
  3. 政府购买服务的优缺点
    • 优点
      1. 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2. 减轻政府负担;
      3.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4. 满足多样化需求。
    • 缺点
      1. 可能存在监管不足;
      2.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3. 社会组织依赖政府资金;
      4. 可能忽视弱势群体的需求。
  4. 自填问卷法及其优缺点
    • 定义:自填问卷法是指受访者自行填写问卷的调查方法。
    • 优点
      1. 成本低;
      2. 受访者可以匿名;
      3. 适用于大规模调查。
    • 缺点
      1. 回收率可能较低;
      2. 受访者可能误解问题;
      3. 无法控制填写环境。
  5.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 社会模式:强调残疾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主张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消除障碍。
    • 权利模式:强调残疾人享有平等权利,主张通过法律和政策保障残疾人的权益。
    • 生态系统理论:关注残疾人与环境的互动,强调通过改善环境来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6. 定量研究报告撰写过程及沙漏形式
    • 撰写过程
      1. 确定研究问题;
      2. 文献综述;
      3. 研究方法设计;
      4. 数据收集与分析;
      5. 结果与讨论;
      6. 结论与建议。
    • 沙漏形式:研究报告从广泛的研究背景和问题开始,逐渐聚焦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最后再扩展到广泛的意义和应用。
  7. 社会心理模式的基本框架
    • 个体心理:关注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 社会环境:关注家庭、社区、文化等外部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 互动关系: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适应过程。
    • 干预策略:通过心理辅导、资源链接等方式帮助个体适应环境。

三、论述题

  1. 实地研究含义及其过程和特点
    含义:实地研究是指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的研究方法。
    过程

    1. 确定研究问题;
    2. 选择研究地点和对象;
    3. 进入现场并建立关系;
    4. 数据收集(观察、访谈等);
    5. 数据分析;
    6. 撰写研究报告。
      特点
    • 自然性:在自然环境中进行;
    • 灵活性:研究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深度性:能够获得详细和深入的数据;
    • 主观性:研究者可能对数据产生影响。
  2. 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慰藉的小组服务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

    • 目标
      1. 缓解留守老人的孤独感;
      2. 提升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3. 增强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
    • 服务内容
      1. 小组活动:组织老人参与兴趣小组(如书法、园艺等);
      2. 心理辅导: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个体辅导;
      3. 社交支持:鼓励老人之间建立互助关系;
      4. 家庭联系:帮助老人与子女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保持联系。
    • 实施步骤
      1. 需求评估:了解老人的具体需求和问题;
      2. 小组组建:根据兴趣和需求分组;
      3. 活动开展:定期组织活动;
      4. 效果评估:通过问卷和访谈评估服务效果。
    • 资源支持
      1. 社区志愿者;
      2. 心理咨询师;
      3. 政府和慈善机构的资金支持。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于网络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