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 使能者
使能者(Enabler)在社会工作中指帮助个体或群体发掘自身潜能、增强能力,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问题的角色。使能者通过提供支持、资源和指导,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我成长和问题解决。 - 潜意识
潜意识(Subconscious)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个体意识之外的心理活动,包括未被察觉的思想、记忆、欲望和情感。潜意识对个体的行为和决策有潜在影响,通常通过梦境、口误或自由联想等方式表现出来。 - 催化
催化(Catalysis)在社会工作中指通过外部干预或支持,加速个体或群体的改变过程。催化者通过提供适当的资源、环境或引导,帮助服务对象更快地实现目标或解决问题。 - 规范性需要
规范性需要(Normative Need)是指根据社会标准或专家意见,个体或群体应满足的需求。这些需求通常基于社会规范、文化期望或专业判断,而非个体自身的主观感受。
二、简答题
- 社区工作中组织的关系社会服务机构运行
在社区工作中,组织的关系对社会服务机构的运行至关重要。良好的组织关系可以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协作,从而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社会服务机构需要与政府、非营利组织、社区团体等建立合作关系,形成支持网络,确保服务的可持续性和覆盖面。 - 小组转折期组员特点和社工任务
在小组工作的转折期,组员通常表现出以下特点:- 对小组目标的认同感增强,但可能出现权力争夺或角色冲突。
- 情感波动较大,可能出现焦虑、抗拒或依赖等情绪。
- 对社工的依赖减少,自主性增强。
社工的任务包括:
- 引导组员处理冲突,促进沟通与合作。
- 支持组员表达情感,增强小组凝聚力。
- 帮助组员明确目标,推动小组进入成熟期。
- 社会工作实务和社会工作研究的区别和联系
- 区别:
社会工作实务侧重于直接服务,通过干预和支持解决个体或群体的实际问题;社会工作研究则侧重于通过系统研究,探索社会问题的成因、干预效果及理论发展。 - 联系:
实务为研究提供实践基础和问题来源,研究则为实务提供理论支持和改进依据。例如,社工在实务中发现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研究则通过数据分析提出有效的干预策略。
- 区别:
三、论述题
- 运用社会工作的角色、技巧分析结案
结案是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阶段,涉及服务目标的达成和关系的结束。社工在结案中的角色包括:- 评估者:评估服务对象的进步和目标的实现情况。
- 支持者:帮助服务对象处理结案可能带来的情感反应,如失落或焦虑。
- 引导者:引导服务对象总结经验和规划未来。
技巧包括:
- 回顾与总结:与服务对象一起回顾服务过程,强化积极变化。
- 情感支持:通过倾听和共情,帮助服务对象表达情感。
- 资源链接:提供后续支持资源,确保服务的延续性。
- 优势视角的核心概念、实务框架,分析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并举例
- 核心概念:优势视角强调关注个体或家庭的 strengths(优势)和 resilience(韧性),而非问题或缺陷。它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资源和能力,可以通过发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实现积极改变。
- 实务框架:包括识别优势、建立合作关系、制定基于优势的目标、提供支持性环境等。
- 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优势视角可以帮助家长发现孩子的潜能,增强家庭凝聚力。例如,社工通过优势视角发现孩子有艺术天赋,鼓励家长支持孩子参加艺术活动,从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家庭关系。
四、综合分析
未成年人保护,社工目标,方案策划,介入策略分析,并举例
- 社工目标:
- 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伤害,确保其身心健康发展。
- 增强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功能,预防问题的发生。
- 促进未成年人的社会融入和自我发展。
- 方案策划:
- 需求评估:通过访谈、观察和数据分析,了解未成年人的具体需求和风险因素。
- 目标设定: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如提高家庭监护能力、改善学校表现等。
- 资源整合:链接政府、学校、社区等资源,形成支持网络。
- 介入策略:
- 家庭干预:通过家庭辅导,改善亲子关系,增强家庭功能。例如,社工为单亲家庭提供育儿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孩子。
- 学校支持:与学校合作,提供心理辅导和学习支持。例如,为受欺凌的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和同伴支持小组。
- 社区参与:组织社区活动,增强未成年人的社会归属感。例如,开展青少年志愿者活动,促进其社会融入。
- 举例:
某社区发现未成年人网络成瘾问题严重,社工通过需求评估发现家庭沟通不足是主要原因。社工制定方案,包括家庭辅导、学校合作和社区活动。通过家庭干预,家长学会了与孩子有效沟通;学校提供了网络素养教育;社区组织了兴趣小组,帮助未成年人发展健康爱好。最终,未成年人的网络成瘾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于网络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