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社会工作者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服务对象的感受、情绪和处境,并通过语言和行为表达出这种理解。同理心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技巧,有助于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
  2. 转介
    转介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发现服务对象的需求超出自身能力或服务范围时,将其推荐给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以确保服务对象获得更合适的帮助。转介需要与服务对象充分沟通,并做好后续跟进。
  3. 公益组织
    公益组织是以服务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它们通过提供教育、医疗、环保、扶贫等服务,推动社会公平和进步。公益组织的运作依赖于捐赠、志愿者和社会支持。
  4. 青少年社会工作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等方法,帮助青少年解决成长中的问题,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其内容包括心理辅导、学业支持、职业规划、社会适应等。
  5. 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研究者通过深入参与被研究群体的活动,观察并记录其行为、互动和文化现象。这种方法常用于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能够获取深入的、情境化的数据。

二、简答题

  1. 简述接案的主要流程和技巧
    主要流程

    • 初步接触:与服务对象建立联系,了解其基本情况和需求。
    • 问题评估:通过访谈、观察等方式,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资源。
    • 目标设定:与服务对象共同制定服务目标和计划。
    • 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服务过程透明。
    • 跟进与调整:在服务过程中持续评估进展,必要时调整计划。

    技巧

    • 倾听与共情,建立信任关系。
    • 使用开放式问题,鼓励服务对象表达。
    • 保持专业边界,避免过度卷入。
    • 尊重服务对象的自主性,鼓励其参与决策。
  2. 简述小组工作的特点和功能
    特点

    •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互动实现目标。
    • 强调成员的参与和互助。
    • 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结构化的活动。
    • 社会工作者作为引导者,促进小组动力。

    功能

    • 提供情感支持,缓解孤独感。
    • 促进成员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学习。
    • 帮助成员发展社交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集体行动,推动社会改变。
  3. 从微观视角来看,说明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
    • 心理支持:帮助儿童应对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促进心理健康。
    • 行为干预:通过个案辅导或小组活动,改善儿童的行为问题,如攻击性、退缩等。
    • 家庭支持:为家长提供育儿指导,改善家庭关系,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 教育促进:帮助儿童解决学业困难,提升学习兴趣和能力。
    • 权益保护:识别和干预儿童虐待、忽视等问题,维护儿童合法权益。
    • 社会适应:帮助儿童发展社交技能,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三、论述题

  1. 成立中央社会工作部的职能,谈谈对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影响
    中央社会工作部的成立标志着社会工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提升,其职能包括统筹规划、政策制定、资源协调和监督管理。对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政策支持:通过制定统一的社会工作政策,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 资源整合:协调政府、社会和市场资源,提升社会工作的服务能力和覆盖面。
    • 人才培养:推动社会工作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 社会认可:通过政府层面的重视,提升社会工作的社会地位和公众认知度。
    • 服务创新:鼓励社会工作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推动服务模式创新。
  2. 影响督导关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在督导过程中,对被督导者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主要因素

    • 督导者的专业能力:督导者的知识、经验和技巧直接影响督导效果。
    • 被督导者的态度:被督导者的学习动机、开放程度和反思能力影响督导关系。
    • 沟通方式:有效的沟通是建立良好督导关系的基础。
    • 机构文化:机构对督导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影响督导的实施。

    积极影响

    • 提升被督导者的专业能力和自信心。
    • 帮助被督导者解决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
    • 促进被督导者的职业成长和自我反思。

    消极影响

    • 如果督导者过于权威,可能导致被督导者产生依赖或抵触情绪。
    • 沟通不畅可能导致误解,影响督导效果。
    • 过度批评可能打击被督导者的积极性。
  3. 背景:乡村振兴、乡镇街道社工站、基层治理相关的材料,基于材料背景谈谈社会工作如何促进乡镇(街道)社工站进行高质量、专业化的发展?
    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背景下,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促进乡镇(街道)社工站的高质量、专业化发展:

    • 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争取政府政策支持,整合多方资源,为社工站提供资金、人力和技术保障。
    • 专业化服务:通过培训和实践,提升社工的专业能力,确保服务质量。例如,开展个案管理、小组活动和社区倡导等服务。
    • 本土化实践:结合乡村文化和实际需求,设计符合当地特点的服务项目,如留守儿童关爱、老年人健康管理等。
    • 社区参与:鼓励居民参与社工站的活动和服务,增强社区凝聚力和自治能力。
    • 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服务对象数据库和服务管理平台,提高服务效率。
    • 督导与评估:建立督导机制,定期评估服务效果,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 跨部门合作:与教育、卫生、民政等部门合作,形成服务合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社会工作可以推动乡镇(街道)社工站实现高质量、专业化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于网络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