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文献研究法
【解题思路】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文献法的提出课题或假设是指依据现有的理论、事实和需要,对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或重新归类研究的构思。研究设计首先要建立研究目标,研究目标是指使用可操作的定义方式,将课题或假设的内容设计成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可以重复的文献研究活动,它能解决专门的问题和具有一定的意义。
2.扎根理论
【解题思路】
扎根理论是一种定性研究的方式,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系统的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性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事
物现象本质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证据的支持,但是它的主要特点不在其经验
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在哲学思想上,扎根理论方法基于的是后实证主义的范式,强调对已经建构的理论进行证
伪。
(二)材料题
材料一
1.分析案例中伦理困境
【答题要点】
(1)保密问题:社会工作者需要在保护服务对象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同时,遵循法律和相关规定,有时候这两者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冲突。
(2)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在中国这样的一个人情社会中,社会工作者在处理家庭内部或其他人际关系的矛盾时,经常会遇到人情与法律、规定的冲突,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是一大挑战。
(3)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具有强烈价值导向的职业,会在实践中主动应用一系列价值观来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但同时,它也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可靠的证据来进行服务计划的实施。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既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又要尊重和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
(4)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冲突:社会工作者同时也是普通公民,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需求和困扰。但在职业角色中,他们需要更多地关注他人的福祉和社会问题的解决。这种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张力是社会工作伦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5)自我决定问题: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努力鼓励服务对象自我决定,发挥其潜能。但对于一些因生理、心理或其他原因无法自主决策的特殊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需要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可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2.面对伦理困境,社工应该怎么做
【答题要点】
(1)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社会工作者。有一套明确的道德规范,主要包括服务对象优先、尊重人权和自主权、促进社会公正和正义、保护个人信息和保密等。在处理道德伦理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参考这些规范并坚持遵守。例如,如果社会工作者发现服务对象正在遭受苦难或危险,他们应该立即采取行动,以确保服务对象的安全和福祉。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应该关注特定群体的需要,并为那些受到歧视和排斥的群体提供重点服务。
(2)利用道德决策模型道德决策模型是一种用来在复杂的道德伦理困境中做出决策的工具。它由几个步骤组成,包括确定伦理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识别个人价值和信仰、和谐不同利益等。利用道德决策模型,社会工作者可以更清楚地评估各种行为方案,评估它们的利弊并找到符合道德标准的最佳解决方案。
材料二
1.问题视角和优势视角的如何进行预估结果
【答题要点】
问题视角的假设基础是在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被动理解上,没有对案主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很多社会工作者在开始接待案主来社会工作求助机构就先对案主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个人看法,认为案主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强调和关注案主的困难和问题,在帮助案主解決困难的时候容易介入到案主的帮助工作中,会容易让案主依赖于救助机构来解决问题。
优势视角的假设基础在于对案主主观能动性的理解上,关注于案主身上的能力和优势,善于发现案主的发光点 ,因此在在开展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会鼓励案主发现白身的发展潜能和优势,鼓胁、支持、激发案主自身的优势所在,让案主依靠自身的优势来解决困难,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
2.通用过程模式的角度,两个视角的差别
【答题要点】
从问题视角的角度看待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从问题视角的角度看待社会工作将注意力集中到案主的问题和困难上,在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时,会以问题为中心,社会工作者会运用到自己的力量和方式。社会工作者会以问题为中心编制服务工作规划 ,将案主本身就设定为问题,对案主带有一定程度上的情感偏见,没有发现案主本身的发展潜能 ,强调案主的问题和困难,会使案主产生深深的挫败感,充满了负面情绪。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种帮助受助者解決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的实践活动 ,社会工作者会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科学、合理、高效的方法,帮助这些不符合常态的案主恢复到正常状态。社会工作者一直以问题视角的角度看待案主,过于强调案主的脆弱、 无能,不但没能完美地的解決问题和获取良好的解决效果 ,还能会招来更多的批评。
在社会工作中从优势视角的角度看待案主,主要集中在案主的发展潜能和优势上 ,帮助案主构造积极乐观的意识世界,强调案主要以真诚乐观的情感态度看待生活。优势视角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在于交流和沟通,最后是人们互帮互助。每个人的生活场景和文化场景以及对话场景都是不同的,也就造成了价值取向的区分,不同的人在一起交流沟通中总是会遭遇一些碰撞,这时候就需要人们在交流过程中要学会理解他人,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总之从优势视角的角度看待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会集中在案主的优势和发展潜能上,加强与案主的互动和情感交流,避免了社会工作者会带有情感偏见去看待案主 ,大力激发案主本身的发展潜能,鼓励和支持案主依靠白身的力量解决问题,进而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绩。
材料三
1.用生命周期理论,设计家庭介入方案
2.设计评估方案
【答题要点】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是家庭从形成到解体呈循环运动过程,在家庭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家庭角色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扮演有着不同的角色期待,而随着时光流逝,年岁渐增,个人观念因受外在环境影响亦不断改变。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持久性和连续性。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担当着组织家庭成员分工合作、生产、消费、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等各项重要功能。任何一个家庭,都有自己从建立、发展到解体和消亡的过程。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初创期、扩张期、成熟期和衰老期。就家庭而言,从一对夫妻结婚建立家庭生养子女(家庭形成期)、子女长大就学(家庭成长期)、子女独立和事业发展到巅峰(家庭成熟期)、夫妻退休到夫妻终老而使家庭消灭(家庭衰老期),就是一个家庭的生命周期。
家庭介入及评估方案模版
(1)介入阶段
建立关系
收集资料
分析及诊断问题
(2)结案阶段
告知家庭成员结案计划(与家庭成员进行沟通,明确结案时间和总结的问题解決情况,并了解他们对结案的感受和期望。)
实施后续支持计划(根据后续支持计划,采取具体的行动措施,包括提供咨询服务、组织团体活动或进行定期回访等。)
鼓励家庭成员自我成长(引导家庭成员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家庭的成长与发展)
(3)评估阶段
过程评估(了解服务对象的背景和需求、评估家庭成员的能力和资源、确定服务目标和计划)
结果评估(评估服务效果、总结经验和教训、调整服务计划)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